27
2014年 5月 刊
DOI: 10.6622/RAE.2014.27.01
尋繹戲劇教育全球在地化之道:香港幼兒教師培訓個案研究
The Quest for Glocalising Drama Education: A Case Study of Training Hong Kong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譚寶芝 Po-Chi Tam
香港教育學院幼兒教育系 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 Department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摘要
本文根據全球在地化的理論,探討戲劇教育在香港在地化的問題。首先,筆者以傳承者的身分,據一己的師訓教學經驗作個案研究,蒐集了 147 位學員的教案,以及邀請了當中 14 位進行訪談,描述及解釋戲劇教育在本地借用和傳承的複雜情況。結果顯示,學員雖一致認同戲劇教育的變革功能,但一方面被慣常的教學思維和模式所支配,另一方面,又因培訓不足和參考資源匱乏等原因,令他們對戲劇習式多所曲解及誤用,出現「形似而神不似」的問題。據此,筆者反思工作坊這類西方體驗式教學的侷限,並挪用有關教師主導知識製造這方面的本土元素,把全球與本土的教師培訓模式雜糅起來,目的是協助學員建立一致而基本的知識框架,系統地連繫與整合具體經驗,期望使戲劇教育有效實踐,得以在香港持續發展。
關鍵詞:全球在地化、教師培訓、傳承者角色、戲劇教育、戲劇習式(慣例)
全文下載:
Ko Ko,一場穿越美術館的探索之旅:解讀兒童藝術教育展之內涵與意義
Ko Ko, an Adventure Through Art Museum: Interpreting the Educational Activities in Art Museum
蘇芳瑩 Fang-Ying Su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碩士班 碩士生
Master’s Degree Student / Department of Arts and Design,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潘英海 Ing-Hai Pan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副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 Graduate Institute of Anthropology, National Chi Nan University
摘要
本文以臺北市立美術館 2010 至 2011 年間之「Ko Ko 自然:探索藝術展」舉辦的「週末親子定時導覽活動」為研究場域,採用質性研究法,進行為期三個月、超過25 場的活動現場觀察及參與者訪談,輔以館方公開出版及相關工作人員口述等資料寫成。在理論方面,本研究透過人類學家 Victor W. Turner 的「臨若性」(liminality)概念與「儀式過程」理論,探討整個活動歷程的意義與內涵。從 Turner 的儀式理論觀點來看,美術館場域蘊含高度的「臨若性」,一種從日常生活轉換到美術館藝術教育活動的歷程。在臨若狀態下,參與者經歷角色轉變,同時展覽及藝術品均向參與者開啟了象徵符號的詮釋空間。本文同時採用影響 Turner 至深的詮釋學者 Wilhelm Dilthey 的詮釋圈理論,說明在美術館教育活動過程中,一種形成與建立新體驗、新理解的可能。用 Dilthey 的語言來說,一種「表達、體驗與理解」的探索歷程的完成。在此探索歷程中,參與者得到「透過鑑賞走入作品和藝術家的生命,然後再透過對自己生命故事的創作、表達,將藝術帶回生活中」的體驗,揭示了美術館教育活動的特殊性與意義性。
關鍵字:Victor W. Turner、美術館、儀式過程、臨若性、藝術教育
全文下載:
從藝術社會學的角度探討國民美術的理念與實踐策略:以劉秀美為例
A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ogy of Art on Core Concepts and Practical Strategies of Civilian Art: Taking Liu Hsiu-Mei as an Example
徐敏雄 Min-Hsiung Hsu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所 副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 Graduate Institute of Adult & Continuing Education, National Chi Nan University
摘要
鑒於臺灣民眾真實生活經驗及社會藝術教育長期遭受藝術場域忽視,甚至出現藝術階層化問題。本研究特以 Norbert Elias 的社會形態及 Pierre Bourdieu 的場域資本論述,梳理國內推動國民美術著稱之藝術家教師:劉秀美的生命故事,藉以釐清國民美術核心理念與實踐策略之發展進程。研究發現,劉秀美推動國民美術目標在肯定所有人生命經驗的美學價值,藉由平等化的師生關係、自主性畫會組織、尊嚴且低價位之藝術展覽空間提供,以及貼近生活世界之美術課程設計等策略,賦予民眾基本創作權利。唯有如此,方能讓民眾在不平等社會規範下壓抑許久的情感和創作欲望獲得釋放,並透過具主體性的創作重新建構自己與歷史社會動態關係,進而達成多元族群和解。
關鍵字:社會藝術教育、國民美術、劉秀美、藝術社會學
全文下載:
使用「診斷剖析」評量臺灣英文系大學生之藝術認識
The Use of a Diagnostic Profile in Assessing the Art Understandings of Taiwanese ESL
Students
馬丁.福客 Martin Forker
實踐大學(高雄校區)應用英語學系 副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 Department of Applied English Shih-Chien University, Kaohsiung Campus
摘要
本論文採用 Stavropoulos(1992)「以口頭回應藝術作品的藝術認識診斷剖析」(DP)做為評量英文系學生修一學期西方和亞洲藝術的跨領域課程後之藝術認識。運用DP 評量四向度(描述、形式、詮釋和歷史)分析學生對圖像的書面回應,結果顯示學生多種較低階的藝術認識。形式向度方面,許多學生成功運用藝術知識,以設計元素和原理來分析藝術品;詮釋向度,許多學生使用知識尋找策略尋找藝術認識;大部份學生在歷史向度並未取得高分;每個向度皆發現回應錯誤、不合邏輯或藝術判斷能力幼稚、模糊地描述畫作;亦明顯缺乏支持性判斷、美學推論、描述性訊問、延伸或挑戰藝術歷史家、有力的論調評論藝術等。有幾位學生的圖畫則印證了 Howard Gardner 的空間智能觀念。總之,研究結果建議跨領域課程可提供給學生有用的知識庫來發展藝術教育。
關鍵字:藝術評量、藝術教育、診斷剖析、跨領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