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藝術教育研究學會會訊 第4期

Arts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 Newsletter 4th Issue

舞蹈/教育/研究經驗談

張中煖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退休教授、臺灣舞蹈研究學會名譽理事長

 

前言

  請容我先破題。我的標題以舞蹈/教育/研究方式呈現,並非追逐迎合斜槓人生的時尚,而是要凸顯在高等教育體制內從事舞蹈教育工作二十五年,對我而言,舞蹈是專業、教育是志業、研究是本業,三者互融、多重交織。我的生涯也與舞蹈、舞蹈教育、舞蹈研究、舞蹈教育研究乃至教育研究密不可分。今天的經驗談,我主要分享三個部分:我對舞蹈/教育/研究的看法;我與學生互動的心得,以及我看到的音樂與舞蹈跨域合作的一個研究案例。

  而為了呼應此次論壇主題,我想再次重申,舞蹈是我從小的生命學習;如同教育是我此生的生命志業一般。身為一位舞蹈教師,如何能夠融注藝術家(Artist)、教學者(Teacher)與研究者(Researcher) (ART)「三位一(藝)體」的身份,繼而能將舞蹈教育視為己身之終身追求是我的理想。此次「藝術教育研究的傳統與未來」專題討論,若從舞蹈切入,我認為就是探討如何透過舞蹈,如何透過教育,以及如何透過研究,來標榜以「身」作則、以「傳承」為本的舞蹈教育的特質與價值,進而創造出「三位一(藝)體」般的藝術教育之願景與未來。

  且讓我就從一直自我惕勵的名句「傾聽祖先的腳步聲」開始吧!

 

一、傾聽祖先的腳步聲

  首先,我想引述美國現代舞大師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1894-1991)的敘述「當我創造一首新舞碼時,祖先的腳步總是在我之後推動著我,手勢流動貫透著我」(There are always ancestral footsteps behind me, pushing me when I am creating a new dance, and gestures are flowing through me.)(張中煖,2016;Graham,1998)。葛蘭姆在1974年4月15日於紐約Mark Hellinger Theatre的首演也曾說「你必須永遠存懷驚奇,你必須傾聽祖先的腳步聲,但你不可向後看,必須往前邁進,相信動作不會說謊,尋找真理,讓你的身體說話」(You must keep alive the wonder. You must listen to ancestral footsteps, but you must never look back. You must move ahead believing movement never lies, searching for truth, letting your body speak…)(張中煖,2016;Barreto,1999)。舞蹈的傳承真的是「一步一腳印」地日積月累;是身體繼續尋找真理的啟動關鍵。

  如同教育是人類不斷累積經驗,以及創造智慧的歷程延續,祖先的腳步皆為我們印下歷史的足跡。追溯舞蹈前輩的腳步,這不僅是要發掘他或她的(His/Her)故事(Story), 並且,能從前輩所踏過的步履,舞過的身段之中再學習、再研發與再開創。然而,透過傾聽前輩的腳步聲,凝煉了視覺、聽覺與動覺於一體,跨越了古今時空於一步,將使我們更專注地理解前輩的身影舞姿,更真實地掌握前輩所展現出的節奏脈動,以及,感受前輩在屬於自己的時代所創造出的藝術生命與感動力量,彰顯而出舞蹈教育中的人文精神與薪火相傳的意義與價值(張中煖,2016)。

  再者,透過舞蹈藝術所反映「動態經驗」之「再探索」(Re-Search)的創思歷程,我認為於這樣的歷程之中,舞蹈藝術才能永續研發與開創,創造出自己的知識體、寶貴的經驗與達知的歷程。而這也使得能兼顧「發現」(Discovery)與「行動」(Action)、強調身體力行如此特殊的知識體系,需要能真實領受與傾聽覺知、能想像與深度探索的敏銳能力。此亦見證葛蘭姆曾經於1985年3月31日《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與舞評家對談時提及,編舞不僅要有想法,更須要有行動,並且能夠堅持至最後。她說「舞蹈即是發現、發現、發現」(Dancing is just discovery, discovery, discovery)。換言之,舞蹈的創思與探索過程,唯有透過「發現」與「行動」,在實踐中覺知,持續踏實已有的步履前跡,同時在前行中發現未見之處。

  我的恩師劉鳳學博士於《舞蹈概論》著書之中曾精闢闡述關於舞蹈教育的五項正向價值之觀點:(一)藉舞蹈,身體得以均衡發育,關節靈活,體態健美,舉止優雅;(二)藉舞蹈,培養活潑,明朗蓬勃的朝氣;(三)藉舞蹈,陶冶真、善、美的情操,及高尚人格;(四)藉舞蹈,啟發想像力及創造力;(五)藉舞蹈,可以明瞭各國,民族之風俗習慣,及文化歷史。足見,舞蹈教育可以透過身體實踐,探索自身心靈根源,開拓發展自我潛能,同時能以各民族、各種族之舞蹈樣貌體現,認識理解其中相互牽連的風俗習慣與文化歷史發展脈絡,是德、智、體、群、美五育兼容並蓄的全人教育。

  反觀,對於一位舞蹈教師同時於藝術家與研究者的多重身份之交融共舞之時,如何以身體之舞態「做中學」,並具現「學中思」、「思中覺」,進而以身、識、意之感召心中所至「覺中悟」之境界,以此觀照而出舞蹈/教育/研究,就是生生不息地自我發現與再探索。也因此,我個人總是喜歡將英文Research研究一字以Re-Search的角度來解讀及期勉自己。

 

二、教學相長的舞蹈教育研究

 

  「教學相長」語出《禮記.學記篇》,也是我與研究生多年互動經驗的深刻領悟。我的研究生的研究成果包括表演、創作、教學或評論等不同面向,行動研究則經常是舞蹈教育主修者的選項。而透過實踐進行探究,探究結果通過實踐呈現,從批判性反思而建立理論,所謂的PaR (Practice as Research) 實踐研究,也正成為舞蹈人經驗反思的一種方法及趨勢。在此,我提供自己多年來和研究生經常面對討論的幾個課題面向如下供大家參考:

● 研究主題的設定

● 文獻探討的運用

● 研究方法的設計

● 文章鋪陳的邏輯

● 參考資料的引述

● 學術體例的歸依

● 字詞連接的細節

  透過與學生研討過程的教學相長,我更深刻體認到「教育研究是人類知識、智慧與經驗傳承的揭露」,以及如何詮釋與實踐教育與教學的內涵,在「教與學」、「知與行」、「問與答」之間不斷來回累進、去蕪存菁,以確實發揮傳道、授業與解惑的角色功能。其中,針對研究本身,還必須在「六W」,也就是「Who」(關於研究者、研究對象)、「What」(關於研究內容:如史論、課程發展與設計、教學方法與評量等)、「How」(關於研究方法、實施策略)、「When」(關於時間點、期程)、「Where」(關於地點、場域)及「Why」(關於動機、目的)各細項中不斷地摸索、探究與叩問,以臻完善。

 

三、音樂與舞蹈合作研究案例

  2021年8月於《舞蹈教育研究》(Research in Dance Education)期刊有一篇〈創造力的循環:舞蹈教師與舞蹈音樂家於芭蕾課程中互動關係之研究〉(The cycle of creativity : A case study of the work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a dance teacher and a dance musician in a ballet class)文章,研究者自身為芭蕾音樂伴奏,其以詮釋現象學分析方法(Interpretativ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IPA)及透過半結構訪談方式,旨在瞭解芭蕾課程中,舞蹈教師、舞蹈音樂家與學生所呈現「創造力的循環」之關係。以下為該研究所呈現出舞蹈教師、舞蹈音樂家及學生之外在關係,以及舞蹈音樂家內在角色關係的圖說對照:

 

 

 

 

 

 

 

 

 

 

  今天時間有限,無法細說此研究案例,歡迎有興趣者去搜尋閱讀。我之所以提出此研究個案,除了有感於研究訪談對象匿名與否值得成為省思討論的議題之外,主要希望藉由今天音樂學研討會的場合,提醒舞蹈與音樂學習相輔相成的重要性,並期待激勵更多舞蹈與音樂姊妹藝術合作研究的可能。尤其此篇文章的標題為「創造力的循環」,其反映舞蹈藝術與音樂藝術相互覺察、感知與同理的動態歷程,更進一步揭示研究者必須時時充滿好奇、勇於發現(Discovery)、不斷探究(Re-Search),自我發掘(Self-Study),才能激發精緻的美感覺知及強大的研究能量。而藝術教育研究的光明未來就仰賴著更多有志之士的投入,形成源源不斷之創造力的循環(The Cycle of Creativity)。

 

結語

 

  我深感自己身兼舞蹈藝術實踐者、教育教學者與學術研究者三合一角色,肩負著「經驗傳承」的責任與使命。誠如,我的著書《腳步:臺灣舞蹈教育再找路》(Steps: Re-searching dance education in Taiwan,2016)之副標題「再找路」對應於英文的 “Re-search”,這其中意義是在於讓「研究」(Research)賦予過程取向的意涵。我以「腳步」為名來探究臺灣舞蹈教育的發展,正是企圖透過舞蹈、透過教育,以及透過研究,驗證藝術實踐即教育、即研究取徑之行旅歷程。也唯有能於舞蹈經驗之中,持續發展教育與教學的實踐哲學,教師才能經由身教、言教之「傳承」智慧,開啟學生更真實有感地覺察自我、連繫他人與社會,以及擴展對於世界文化的感知(美學)能力,以此建立出藝術教育永續之能量,繼而發展出「三位一(藝)體」的藝術教育之願景與「未來」的嶄新道路。

  最後,我想以 “Vision、Passion、Action”(有願景、有熱情,以及擁有行動力)作為期許,期盼我們共同攜手一起為臺灣藝術教育的創新與永續發展,舞出美麗與共鳴的樂章!

 

參考文獻

刁筱華(譯)(1993)。血的記憶:瑪莎.葛蘭姆自傳(原作者:Martha Graham)。台北市:時報文化。

張中煖(2016)。腳步:台灣舞蹈教育再找路。台北市:臺北藝術大學、高等教育文化。

劉鳳學 (1965) 。舞蹈概論。台北市:幼獅。

Barreto, N. (1999). The role of Martha Graham’s notebooks in her creative process.    Choreography and Dance: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5 (2), 53-68.

Davidson, A. (2021). The cycle of creativity: A case study of the work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a dance teacher and a dance musician in a ballet class. Research in Dance Education. DOI: 10.1080/14647893.2021.1971645.

Graham, M. (1991). Blood memory: An autobiography. New York: Doubleday.

Graham, M. (1998). I am a dancer. In A. Carter & J. O’Shea (Eds.), The Routledge dance studies reader (pp. 66-71). London: Routledge.

未命名.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