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申請經驗分享

李佳穎

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 助理教授

一、前言

  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是大學教師重要的研究資源來源,也是協助教師發展個人研究生涯的管道之一。然而,每年計畫結果申請公告時,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研究者自己也不例外,總是抱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查詢計畫申請結果。此次,研究者有幸收到學會的邀請,於本期會訊分享個人近五年的計畫申請經驗,期待與讀者們能有相互交流與學習的機會。

二、申請記錄簡述

      研究者2016年於博士班畢業,並於同年8月很幸運地獲得了視覺藝術學系專任教職。研究者之教學與研究領域多與產品設計、介面設計、使用者經驗等相關,配合計畫內容,多選擇投件人文司藝術學門。

自2016年起至2020年底止,從已公告申請結果的計畫中彙整,研究者共申請過五次的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皆為一年期之計畫,其中三個計畫案已結案,一個計畫案未獲申請通過,一個計畫案正在執行中。

三、申請經驗分享

       研究者將計畫申請分為兩部分來討論,第一部分針對個人的時間規劃進行分享;第二部分則針對計畫的內容分享個人的思維與撰寫經驗。

(一) 時間規劃

    大學教師同時有教學、研究、服務等工作事項,良好的時間管理可以幫助教師在多種工作與多類模式中順利切換頭腦的思維並執行任務。研究者近年在申請與執行計畫的過程中,發現時間管理是幫助自己在期限內完成計畫申請與執行的重要因素。

    研究者將與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相關的活動切分為三類型:「計畫申請」、「計畫執行」、「計畫成果發表」。以下就三類活動說明研究者如何進行時間管理。

1. 計畫申請

       研究者約於每年7月開始思考計畫方向與題目,並開始著手文獻資料的收集與閱讀。約於9月份確立計畫的題目與研究價值。10月份時確立研究方法與工具,並於12月時預留一個月的時間撰寫計畫書,以期在年底時可順利將計畫送出。

隔年約4、5月份時再針對文獻與研究工具做更深入的分析與補充。於7月份獲知計畫申請結果後,為計畫執行做前期準備,包含完成相關行政程式、確立研究團隊人員、研究倫理審查進度的追蹤等。

2. 計畫執行

       科技部約於每年7月份時公告計畫申請結果,研究者配合計畫公告的時間與補助經費,約於7月下旬進行時程規劃,以週為單位規劃未來計畫的執行進程與內容;經費方面,同樣會規劃預期之費用,以確認計畫能否順利執行,以及安排經費相關的行政程式確認與實踐。

       研究者多半將計畫規劃為兩階段之研究,第一階段多為問卷調查或訪談,約於9-10月完成,並於11月份時進行結果分析。第二階段計畫約於每年11月份至隔年2-3月初製作實驗用之操作樣本;2-5月份為實驗者招募與執行之期間,視研究內容彈性調整執行時程。6-7月份逐步完成計畫執行、經費核銷的收尾等。

       每年計畫視內容於時程上會有所不同,但原則上多在第一學期執行第一階段之研究,第二學期執行第二階段之研究。

3. 計畫成果發表

計畫執行完成後,研究者固定於7-8月份撰寫結案報告,並於9-10月份搜尋適合之國際研討會進行論文摘要投稿。研討會投稿通過後,利用隔年1-2月份的時間撰寫研討會論文全文並送出。接著,利用3-5月份之時間撰寫並投稿期刊論文。

上述三項活動(計畫申請、計畫執行、計畫成果發表),可能常會碰到需同時執行之狀況。研究者試行約兩年後,上面所述之時程規劃,大致可順利同時進行三項活動的執行。最重要的是花時間作規劃,並依照規劃之時程實踐,較能減輕時間壓力的焦慮感。研究者將三項活動之時間規劃整理如圖1。

圖片4.png

圖1 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時程規劃參考

(研究者個人經驗整理)

(二) 計畫撰寫

       根據科技部網站的資料,科技部計畫書的撰寫有一定的格式與頁數限制,在申請前應詳讀相關規範。以下就計畫書常見之大綱項目,簡要說明研究者之觀點與經驗。

1. 題目的選擇

       研究者第一次申請科技部計畫時,先以個人過去的相關經驗與研究領域發想研究題目。由於第一次執行計畫,先行把握計畫的可執行性,故先選擇個人較為熟悉的領域。後續研究計畫之題目則自生活中觀察,亦會從手頭上現有的各類計畫思考後續可能發展之議題。

       由於科技部計畫的執行短則一年、長則三年,甚至可配合個人研究生涯的規劃,於相關領域不斷做更深入的鑽研或擴展,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議題較能長遠發展,過程中也較能感受到樂趣與成就感。

2. 計畫的動機與目的

       研究者認為計畫動機與目的,是最能突顯研究價值的章節。一個題目是否有執行的價值,應於本章節快速點出問題與機會,並脈絡式的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有時研究議題所談的問題錯綜複雜,可運用圖片、表格等形式協助說明該題目之價值與可能的貢獻。
       研究者在撰寫此章節時,透過文字論述可協助釐清自己的想法與邏輯,也可協助確認題目是否真的具有意義。當我們都無法說服自己時,又如何說服他人認可此份計畫的價值呢?!

3. 計畫的文獻探討

       本章節主要之目的包含:(1)確認自身想做的題目他人尚未做過;(2)收集可能運用的理論、架構、因素;(3)找尋可能運用的工具,例如實驗方法與流程、評量工具、評估標準等。(4)有時配合研究議題,可透過文獻探討協助擬定出研究假設。

       研究者會於每年7、8月份開始搜集、閱讀相關文獻,從中彙整其中對研究計畫有實質價值與意義之概念、定義、理論、工具等。並於每年11月份再次確認有無最新的文獻資料需更新或可運用性。

4. 計畫的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章節主要目的有二:(1)確認是否有合適的研究方法與流程可回應研究目的;(2)確認計畫的可執行性與細節。

研究者在撰寫此章節時,習慣將整個計畫的研究流程與步驟交待得相當詳實。包含研究法的選擇、研究變項、研究對象的選擇標準與人數、研究流程的規劃(清楚交待每一個步驟)、研究場域、研究工具、實驗樣本的設計、評量工具的來源與運用、資料分析方法等。

       有時研究內容複雜,研究者會運用圖表來協助自己確認對於計畫的規劃有無缺漏或不合理的地方。研究方法與步驟規劃得相當完整時,一旦確定計畫獲補助後,就可直接開始執行,計畫書有時還可協助研究者回顧、提醒當時的研究規劃細節。

5. 計畫的預期成果與貢獻

       對研究者而言,本章節之撰寫目的有三:(1)確認預期成果與研究目的是否有相對應;(2)確認規劃之研究方法與流程,可達成預期之成果;(3)思考當計畫無法如預期的方式執行時,如何解決可能的困境。
研究者習慣依照研究目的與實驗目的,以條列式的方式列出預期的成果與貢獻。此外,也會論述各項預期成果可能的質量化成果內容。反覆將動機、目的、方法、成果彼此對照,確認這份計畫的架構是合理且紮實的。

6. 近年研究成果的呈現

       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的申請,會邀請申請者選擇五件代表作說明其價值與貢獻。研究者過去在申請計畫時,僅單純將研究成果透過條列式說明研究的創見、學術貢獻、實務貢獻、個人於研究的貢獻等。

至第五次申請計畫時,因已累積一些計畫的執行經驗與相關研究成果,開始試著運用圖表整理近年論文發表與計畫成果,以呈現個人研究領域的發展脈絡與方向,對於計畫順利通過補助應有相當的助益。

四、申請與執行計畫之意義

       對研究者而言,申請與執行計畫經驗的累積,可逐年增進個人的研究規劃能力,也同時提昇了時間管理的能力。此外,書寫經驗的累積、評委所提供之意見,都能幫助反省個人的文字表達能力,以加強寫作能力。

       計畫題目的選擇、計畫內容的規劃、資源的運用等,都能協助研究人員擴充自身專業領域的能力,甚至有時因配合計畫內涵,常有跨域的需求與機會,無意間擴展了研究人員的眼界。此外,執行計畫的過程中,難免會有學術交流、專家諮詢、訪談、問卷等需求,都能間接拓展研究者的人脈與資源庫的建立。最後,科技部計畫的申請與執行,能協助研究者思考個人研究志業與方向,規劃與建構出屬於個人的研究專長、脈絡與路徑。

五、結論

   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是激勵研究者不斷累積學術能量、精進研究能力很重要的管道。每一年申請、撰寫、執行計畫雖非易事,但卻也無意間幫助研究者不斷充實、鞭策自我要不斷的成長與進步。未來將嘗試申請多年期計畫,以建構具長遠性且完整的研究職涯路徑,也能堅實個人於專門領域的知能。

3rd会员大会1.jpg

李佳穎會員於第三届會員大會分享會訊專題

bottom of page